2007年5月23日 星期三

音樂文學家-舒曼



羅伯特.亞歷山大.舒曼 (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) 於1810年6月8日出生於薩克森(Saxony)的茨維考(Zwickau), 舒曼是在家的五個孩子裡最小的一個, 舒曼的爸爸是個書商、出版商兼作家。

1826年, 舒曼經歷了一連串親人去逝的打擊, 他的姊姊愛蜜莉(Emilie)在19歲時去逝; 而舒曼原來想向韋伯學習音樂創作的計劃, 也因為韋伯的去逝而作罷; 接著, 他的爸爸也過世了, 享年53歲。

在1828年, 舒曼在母親的強迫下進入了萊比錫(Leipzip)大學的法律系, 然而舒曼把時間都用在編寫金.保羅.里希特風格的文學作品, 或者在鍵盤上練習演奏和即興創作。

同年的8月, 舒曼開始向弗里德里希.維克(Friedrich Wieck)學習鋼琴, 在1830年10月起, 他在維克家住了一段時間, 因為如此, 舒曼遇到了人生中的伴侶—克拉拉.維克。在這些甜蜜的日子中也有悲傷的事發生, 也就是在1833年夏天, 舒曼經常發高燒, 而他的哥哥卡爾(Karl)25歲的妻子羅莎莉(Losalie)和他另一個哥哥尤利烏斯相繼去逝, 在經歷了許多人事物的變換, 舒曼曾在日記中寫: 「我被要發瘋的想法纏住了。」

在1840年, 他由以前的鋼琴獨奏曲的寫作方式改而創作大量的歌曲, 其中包含他的代表作《歌曲集》、《婦女的生活與愛情》、《詩人之戀》等。之後他又轉寫了一些管弦樂團的譜, 於是在1841年1月23日至2月20日間做了《春天》(Spring)交響曲。另外, 因為和克拉拉的幸福新生活,

更激發他有了新的創作力, 在1842年, 他創作出兩首偉大的室內樂作品, 鋼琴五重奏和鋼琴四重奏。

然而, 克拉拉的演奏生涯卻常被懷孕中斷, 從1841年9月1日生了第一個女兒後,到1854年6月間, 陸續又生了7個小孩。

1843年舒曼轉向創作合唱音樂, 但是他僅有一首作品問世-- 《天堂與謫仙》。

之後, 舒曼全神投入創作歌劇, 歌德《浮士德》草稿也就是當時作的, 然而,因為巡迴演出的勞累和過於重視創作期間的不如意, 使得舒曼的精神完全崩潰了, 也就向他曾說過的一樣, 「音樂像鋒利的刀子切斷了我的神經」。

1845年, 他創作了鋼琴協奏曲和交響曲, 但是交響曲花了他近一年的時間和心力,這段時間舒曼又漸感頭暈和聽力減退, 1846年11月, 舒曼夫婦又樂觀的去維也納作巡迴表演, 期間, 舒曼又創作了《格諾費瓦》、《浮士德》和《曼符里》序曲, 他達到了他生命的高峰。

1853年, 因為疲勞過度, 致使舒曼虛弱的精神終於支持不住。 1854年3月4日, 舒曼被送進波昂的一家私人精神病院, 在最後病情週期穩定的兩年裡, 克拉拉才被獲允許見他, 及他的朋友, 布拉姆斯就是其中一位。 1856年7月29日, 舒曼在此去逝, 當時他剛度過56歲生日。

1 則留言:

阿奕的部落格 提到...

內容豐富,多貼一些關於音樂加的照片八^^








阿奕敬上